追书书

第17章 神臂弩弓

《利刃如霜》转载请注明来源:追书书zhuishushu.com

横刀比直,锐则锐矣,过于刚硬,没有切割功能,也少了反震力的缓冲功能。这和唐军的性格有点像。

至于宋代出现的砍刀,确实适合军队使用,不过那里面有失去炼钢法的无奈,铁如果做成横刀的形状根本就不实用,估计没几下就断了,只能加宽加厚。

对于拥有优秀炼钢技术的大唐来说,有些浪费了,没必要。

画好军刀,张军想了想,又把狗腿画了出来:“这是某构想的刀,以为这样更利于劈砍战斗,杀伤更大,不妨试试来看。”

“如此形状,怕是不易携带。”

“无妨,但且试过。”

“诺。”老工匠小心的收起两张草图。

张军本来还想标上尺寸的,可是对这会儿的度量衡不太懂,怕标记错了反而耽误事。

唐代有着严格的度量衡标准以及执行制度,连私人所用称尺斗每年都要拿到官府去平校,合格才能继续使用,也有专门针对度量衡的法律法规,相当严苛。

惩罚起步就是杖六十七十,笞四十五十这样的大招,这就是要把人活活打死的意思。平校官员但有疏忽就是同罪。

在唐代使用不准确的称尺斗以盗贼罪论处,那就是五十笞起步。

大唐律规定,贼有行为但没弄到东西的,笞五十,得一尺杖六十,盗没弄到东西的,两年徒刑,得一尺徒三年,十匹绞。

盗拿着武器但没弄到东西的,流三千里,得五匹绞。五匹就弄死。

唐代尺码比现在小一点,十尺一丈,四丈为匹,大约十二米布,可见有多严厉。

在唐代,布匹是当钱用的,和铜钱一样是主要流通货币,而且是主币,所以都用这个来量刑。

所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说的并不是不给钱,只是感觉给的少了些。纱就是罗的一种,绫和罗在唐代还是很贵的。

他自己的另一首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是显摆自己有了一件新绫袄高兴的不能自已而写的。

这位官二代,从二品大员都能为了一件新绫袄高兴的不能自已,就琢磨吧,它能便宜了?

那时候的官啊,还是很廉洁持身的,宰相买不起房一家子住一辈子公房天天被媳妇骂都正常。(唐代宰相的权力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

……

看着老工匠小心的收起图纸,张军没在说什么。作为专门制造兵器的大工匠,尺寸什么的对他来说不是问题,可能比自己还要到位。

而且这还涉及到刀的变形,厚度曲度平衡性各方面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定下来的,要一遍一遍尝试。这些工匠都有固定工序,也不用多言。

当然,这就都不是五天之内的事情了,五天内老头儿会给张军打造一把合适的横刀,但改变后的两种刀具什么时候能弄好就得等了。

交待好了事儿,张军拿着把手指蹭的黑乎乎的石黛,看着面前的麻纸犹豫。

不是平时那种我们拿着笔对着纸就想画几笔的冲动性犹豫,他是在考虑。

不管如何,军事力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是他的的依仗,或者说,是他以后人生的依仗。那么,改变军队结构,增加军队的攻击力就是当下最急迫的事情。

唐军虽然在这个时代所向无敌,但也不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追书书zhuishu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至圣虚拟战线淘宝大明唐时归五胡明月大唐国妖宣和画卷乌衣天下少女与枪与异界重生之朕即国家非洲帝国异域人生战国修罗传三国之蜀汉复兴大明小官人大唐西域少年行猎明大明公侯江东幼虎五代十国一儒生汉家日月大汉昌邑王大国崛起1857三国之帝统天下最终反击贼三国明末第一强藩晋枭汉室可兴从来没有的帝国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大明之帝国再起纪元1701三国云飞扬三流书童千年军国医入白蛇乱世妖娆王无赖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