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书

第六章 大事

《南陈帝业》转载请注明来源:追书书zhuishushu.com

天嘉二年(561年)十月,霍州西山蛮率部落内属。

前时,陈帝为酬贞毅将军程文季破新安郡之功,恢复太子步兵校,以之为太子步兵校尉,以所领部曲精锐数百充任之。

此时,又令其募西山蛮并江北流民精壮数百,以充实校军。

太子步兵校制属东宫,而东宫宫城早在梁末侯景之乱时,便因战火化为废墟,南陈草创,东宫建筑至今未及恢复。

是以陈帝以新设太子步兵校暂驻于东宫旧址,又命匠人起屋舍,为其营房。

太子伯宗虽居台城永福省中,亦常临其营,以为抚慰。

十一月,建康初雪。

东宫故址,太子步兵校营。

待过了年关,便算虚岁十一的陈伯宗,由于每日留心运动,加上营养充足,个头窜得很快,看上去已若十三四岁的少年。

只是快速的生长加之每日于院中的跑走,令他少了些江南士人的白净,多了几分军旅之人的黑瘦。

也多亏了这般形貌,令他与这群兵士间多了些亲近,数度赏罚之后,他竟也得了几分士卒之心。

“少卿,你久在都下,而今营事已毕,且与孤同游淮上如何?”

今日陈伯宗与程文季同为步兵校中的千余士卒发了寒衣,见时辰尚早,便有意邀这位自己的亲兵统帅同游建康。

一来示之以亲厚,二来他虽穿越两载,每次与陈蒨出宫,却皆是出建康北门,是以玄武湖畔的贫苦人家他已见了不少,秦淮河畔的富贵繁华,却是未曾目睹过的。

“臣遵命。”

程文季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乃是如今为陈国镇守江北,守御国门的左卫将军程灵洗之子。

程灵洗性严急,能与士卒同甘苦,程文季承其父风,寡言语,抚士卒,又用心于事,颇有良将之风。

于是二人换布衣,出建康城东建春门,先至青溪。

青溪自北向南,沟通玄武湖、京口大道与秦淮河,是为建康水路要道。

前梁大同年间(535-545年)南朝全盛之时,其上号称舟船昼夜不绝,可见繁盛。

而今建康户口凋敝,三吴人口亦稀,是以商旅大减,极目而眺,青溪之上唯见驳船十数艘,两岸亦只草屋数十,倍见萧索。

二人行至岸侧,但见水畔白雪堆叠,而溪水清澈,若可照人。

不远处,忽有歌声响起。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那歌声灵动,甚为悦耳。

歌者显是个妙龄女子,声色惑人。

陈伯宗见程文季面上似有意动,便引之同赴歌声来处。

但见得前方垂柳之后,有渡船一艘。

那渡船上有拱顶覆草席,形制颇似陈伯宗前世江南常见的乌篷船。

其船首之上立一老叟,船尾之处坐一少女,俱是蓑衣斗笠。

“女郎歌者为何?”

程文季在岸侧遥对舟上那少女发问。

那少女眉目清秀,显是未曾虑到这大雪之日还有行路的旅人,忙止了歌声,只是面色微红地侧脸躲过程文季的目光。

“乡野鄙音,郎君勿怪。”

“二位郎君可是要往淮上。”

那老叟施礼作声,手中船桨翻动,舟船已是到了二人近前。

“老丈,方才女郎所歌,可是那青溪小姑歌。”

陈伯宗见程文季的目光还在追着那少女,便自与老叟声言。

“正是,郎君博闻。”

老叟看出这二人气度不凡,恐非常人,但他在这青溪之上行船数十年,各样贵人,见得多了,是以言语间亦是不卑不亢。

“郎君若欲往秦淮岸,当给钱五文。”

“若欲纳此女为婢妾,当给钱十万。”

“若愿娶之而奉吾老迈,则四海五湖,老朽愿为郎君尽渡之。”

老叟这话却是对程文季说的。

程文季不答其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擅长装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追书书zhuishu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虚拟战线汉室可兴乱世妖娆王混在蜀汉当皇帝汉家日月异域人生重生之朕即国家大明公侯江东幼虎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战国修罗传樱花下的血刀五胡明月宣和画卷大唐国妖淘宝大明大唐西域少年行贼三国娶个毛妹当老婆大汉昌邑王宦海风流大明之帝国再起唐时归回到明朝当太子宗明天下千年军国最终反击非洲帝国晋枭无赖帝师异域纵横记大国崛起1857三国云飞扬从来没有的帝国重生明末当皇帝纪元1701大明小官人明末龙腾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五代十国一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