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书

第672章 冀城暗流(第1/10页)

追书书【zhuishu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最新章节。

话说灞水之败后,西凉联军各部溃散。

队伍保存最完整的,反而是被长安军团冲击的韩遂部人马。

他和陇西八部的败军合兵一处,差不多三万多人,直接选择了走街亭返回陇右,刚好还避开了被楚军堵住散关。

就这样,韩遂带着这批败军,率先退回了陇右。

就在士颂兵进散关,做最后的整休时,他的部队,来到了冀城。

冀城太守,陇右诸郡的实际掌控者韦康,此刻,依旧恭恭敬敬的带着杨阜、赵昂等在这里,迎接西凉败军。

“拜见凉王。”

韩遂头发已经花白,身上那股志得意满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

他倒是没有托大,而是翻身下马,双手扶着韦康,发出了一声叹息。

“败军而回,让韦太守,笑话了。”

韦康对韩遂的态度不错,毕竟韩遂其人,也算是雍凉境内,少有的读书人军阀。他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那士颂,昔日三次大败于魏武,如今不依旧卷土重来,大王乃我雍凉豪杰,不可一战,失了心气。”

“我陇右军民,定然和西凉群雄,同进退,共荣辱。”

韩遂没有想到,从前大家不怎么信任的韦康,在自家大败之际,依旧还能如此坚定的支持自己,站在他们这边,颇为感动。

而后,在韦康等人的热心邀请下,进入了冀城。

其实韦康做出这番表态,也是在内部商议过许久的。

在西凉联军大败之时,他就把自己最为信任的杨阜、赵昂召集过来,问询策略。

“义山兄,论眼光智谋,你都是我西凉一等一的人物。”

“这次马腾韩遂联军大败,我是否应该趁机带着陇右,投效楚国?”

一开始,他是害怕的,觉得士颂的楚国大军即将杀过来,这时候,他想要归顺投降士颂了。

反倒是从前很积极和蒋干对接联系的杨阜唱了反调。

杨阜说:“不可。现在传回来的消息,是真是假且不论。就算是真的,西凉军十八万人马啊,那士颂不过五万人,再加上长安城里的军队五六万人,又能击杀多少。”

“西凉联军即便是败了,也会有一大批败军退回来。”

“而且西凉军能跑回来的,多是骑兵,速度又快,定然能先于楚军到达。”

说着,杨阜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略略思索,还是觉得直说比较好。

“我陇右诸郡,得太守仁政,休兵养民。”

“但也正因如此,我陇右之军,不过万余人马,即便是临时拉百姓凑数,凑起三五万人,又怎么可能能挡住西凉败军。”

最后,杨阜面色一沉。

“何况前番,周不疑夜袭蒋干,斩杀楚国秘使之后,我们不得不站在曹魏一边。士颂对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也根本不知道。”

“若是我们盲目投他,结果他根本不接受我们,那时候,我们既得罪西凉联军,又得不到楚国的支援,岂不是只能枯坐等死?”

韦康苦着一张脸,再次埋怨起周不疑。“都是那周不疑做的好事,关中被夺,我陇右诸郡,已经和他曹魏断了连接,他还非要逼着我们得罪士楚。”

自家主公如此失态,杨阜一时之间,也不好多说什么。

倒是赵昂急切道:“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楚国士颂,以大人在陇右的仁德名望,那士颂多半不会对大人动手。那长安令仓慈不就两次投降,都被士颂接纳了吗?”

赵昂这话,其实还是有问题的,仓慈当时情况特殊,哪里是他们陇右现在的情况可以对比的。

但赵昂也确实看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太守大人,西凉联军败回,从前的雍凉局势,可能就要变了。”

“从前马腾韩遂二人,自家实力和依附势力加起来,不相伯仲,马家勉强占有优势。”

“但这次大败之后,不论士颂来不来攻陇右。马腾韩遂都有对陇右下手的可能啊。”

“现在,是我们想办法以自保的时候了。”

韦康听完他的分析,整个人愣住了。

是啊,西凉联军大败,以他们的手段,后面自然是要到处拉壮丁,恢复力量。

而相对比较富庶的陇右诸郡,自然首当其冲。

甚至搞不好,别人直接杀了你韦康,吞了陇右诸郡,拉着陇右的军民百姓,作为抵抗士颂的第一梯队炮灰,也很有可能。

这种时候,韦康和赵昂只能把目光投向杨阜。

杨阜似乎早有准备,缓缓说道。

“我们不知前线战况如何,但我能肯定一条,先退回来的人,必定占据先机。”

“马腾韩遂二人,不论谁先回来,保留下来的实力,应该都会更强。”

“而且,我们又有的选吗?

“不论谁先回到冀城,我们陇右便明确地站在他这边就是。”

“马腾韩遂是两条贪婪的狼,若是我们选择一家投效,他定然不愿意另外一家染指陇右。那时候,陇右归属,只有他们二人去争。”

说到最后,杨阜看向了赵昂,说道:“我若是士颂,一定会乘胜追击,不论周不疑带不带这曹魏去袭扰关中,必然会派出一支部队,来取雍凉。”

“现在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想办法暗中和楚国取得联系。”

“待楚军来取陇右时,我们能有机会配合,那时我陇右才真的可以得到安稳。”

赵昂看向韦康,说道:“我有好友姚琼、孔信二人,都是重信义之人,可以信任,我托他们去关中,秘密联系楚军如何?”

韦康左看看,右看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二人的提议,只是一再嘱咐,需要谨慎行事。

但随着韩遂到了,他们出钱出力,帮助韩遂整军队后,发现情况,和他们预想的情况有太多的不同。

关中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曹魏那边没有任何动作,好像周不疑曾经给他们的许诺,都是骗他们的话,就连周不疑这个人的消息,都没有了。而士颂占据散关,堵住了马腾回来的道路不假,但也没有对马腾的部队穷追猛打,抓住机会消灭马腾。

那士颂居然在散关休整部队后,调头去攻武都郡的氐族部落去了。

杨阜得到消息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怎么都想不通,士颂为何不乘机来攻陇右。难道是士颂看不到战机,难道是士颂身边的谋士都是傻子不成?

但士颂从交州起家,由南向北,打下如此基业,显然不是不懂军略的人,这种时候去消灭武都郡氐族部落,显然是多此一举,浪费时机。

而且士颂的这种举动,让他们陇右军民,陷入了更加为难的境地。

一来,马腾的实力得到了保存,而且听说有五万多败兵,实力还在韩遂之上,这次马腾来冀城,自然会让陇右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二便是,武都郡就在陇西郡的下方,陇西郡再向上,便是金城郡了。

士颂这种进攻路线,完全可以不顾陇右,先沿着西面诸郡,把武都,陇西,金城三郡先攻取下来。

这三郡地盘,金城郡由韩遂实际掌控,陇西八部现在损失惨重,早就成为了韩遂附属。

而武都氐族,本来名义上也是凉王麾下听令。

这样看来,那士颂居然是要先打压韩遂。

这让投靠了韩遂的韦康,整日坐立不安,愁眉不展。

尤其是氐族求援的使者来了后,韩遂这边也立刻行动起来。

韩遂倒是没有敢直接发兵去救援氐族,而是让氐族他们想办法死守,实在不行,就退向陇西郡去。

其实这也是韩遂的私心,想要集中外部从属力量,在他的老巢金城郡外,建立一道防御体系,避免金城郡陷入战火。

韩遂给他位康布置的新任务,那便是为五万大军的半年用的粮草。

“韦大人,现在武都郡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士颂想要派出他麾下骑兵,攻克武都郡后,直接穿过陇西,直接袭扰金城。”

“我已经让成公英回去金城,辅助我儿韩斌,在金城招募人手,加紧训练。只是仓促之间,粮草还需要韦太守多多帮忙。”

韩遂这次出征关中,是把长子韩斌留在老巢的。

现在在冀城,流言满天飞,说士颂攻武都郡,那就为了先歼灭他韩遂在金城的势力,后面再攻陇右和武威。

“凉王,这会不会是楚军的计谋,故意弄出流言,说要攻金城郡,其实却还是来攻我们陇右诸郡?”

韦康多少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粮草,就这么被韩遂拉去金城,在这里给韩遂说着他的看法。

“那士颂即便是能击败武都郡的氐族部落,想要威胁金城郡,也不担心陇西各部,在半途就把他的军队给打了吗?他不怕自己的后勤补给被切断吗?”

韩遂笑道:“韦太守放心,成公英不过是独自一人返回金城。我在冀城这边还留有两万精锐,有陇右万余军队辅助,足够坚守冀城。”

“而且,侯选,马玩,杨秋他们不是担心自家在陇西的地盘和家当吗?他们既然已经决定投入我麾下效力,我也让韩成,带着新整编的一万人马,返回陇西郡。”

这次韩遂虽然军队有所折损,但是对比陇西八部来说,情况好太多了。

陇西八部将,八个首领,在灞水一战,死了四个。

余下四个虽然逃了出来,但他们麾下人马,八部凑不齐五千人马,算是彻底被打没有了底气,原来还能以依附的名义,以半独立的性质,挂靠在韩遂麾下。

就好当年刘备驻守小沛时一样,名义上还能是独立势力。

现在这局势,侯选,马玩他们一商议,干脆直接投效了韩遂,把他们八部瓜分的陇西郡“献给”了凉王韩遂,换取韩遂对他们的庇护。

这次,韩遂分出五千人马,交给自己的二子韩成,汇同他们剩余的人马,返回陇西郡,有两个目的。

一来是在陇西郡招募人手,借着八部最后的威信,能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若是士颂真的如流言中说的那样,大军进入陇西,那他们能守就守,能拖就拖。

后面直接带着陇右聚集起来的部队,退回金城郡,在成公英的统一指挥下,防守金城郡。

只是明面上,韩遂假作安慰韦康,说道:“韦太守放心,他们在陇西征募新军,若是士颂真是声东击西,带着军队来攻冀城。他们速度快,随时便可以把陇西之兵,转回陇右。”

韦康支吾起来,说道:“这,这来的及吗?”

“放心吧,现在陇右诸郡,不也在招募新军吗?以韦大人的威望,少说也能聚集三五万人马,那时候若是发现我欺瞒于你,你韦太守自然可以带着陇右之军,灭了我韩遂。”

韩遂先是哈哈一笑,自己手上这两万人,都是实打实的“战兵”,而且还经历过关中大逃亡的。

韦康拉些老百姓起来,就算是自己军队的两倍,也啃不动自己。

最后,韩遂收起笑容,眯眼质疑道:“莫不是韦太守,不愿意出这批粮食,不愿意和我雍凉群雄,不是一条心吧。”

韦康胆子小,立刻摆手,说道:“哪里哪里,凉王勿疑,我韦康生在雍凉,长在雍凉,从来都是为雍凉的利益着想。怎么会放弃雍凉之利益,去投他士颂呢?”

“我这就去准备粮草,为凉王大军守金城郡,提供支持。”

韩遂拍了拍韦康肩膀,说道:“我信韦太守。”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韦康忙活数日,好不容易凑齐了五万多石粮草,马腾的军队也刚好来到了冀城。

韩遂这边,既不想马腾也来占据陇右的利益资源,又想要马腾继续和他联合作战,抵御士颂。

而阎行也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让韦康这边派人,去对接马腾,让马腾在冀城城外驻军。

名义上,是城内城外,互为犄角之势。

但实际上,就是不想让马腾的部队进城。

马腾要是真的就这样带着马家军和东羌各部混合军队在城外扎营了,那不就任由他韩遂拿捏了吗?

与其那样,马腾还不如直接穿过陇右,返回自家老巢武威郡。

在这个时空中,马家在武威郡可是一家独大,当地的世家大族,都在名义上归顺了马腾,甚至把自家子弟都投入马家军效力了。

只是马腾额情况和韩遂一样,灞水大败之后,他也需要吞噬陇右的利益,来为自己“回血”,他也派出庞柔,先返回武威郡,联系当地世家大族,在武威和河西诸郡招募新军。

但同时,马家军也想要在陇右“吸血”,他这沿路,就已经开始拉壮丁了,现在缺的,就是粮草补给。

刚好,韦康筹备的粮草,在集中的路上,就被马家给盯上了。而士颂占据散关,堵住了马腾回来的道路不假,但也没有对马腾的部队穷追猛打,抓住机会消灭马腾。

那士颂居然在散关休整部队后,调头去攻武都郡的氐族部落去了。

杨阜得到消息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怎么都想不通,士颂为何不乘机来攻陇右。难道是士颂看不到战机,难道是士颂身边的谋士都是傻子不成?

但士颂从交州起家,由南向北,打下如此基业,显然不是不懂军略的人,这种时候去消灭武都郡氐族部落,显然是多此一举,浪费时机。

而且士颂的这种举动,让他们陇右军民,陷入了更加为难的境地。

一来,马腾的实力得到了保存,而且听说有五万多败兵,实力还在韩遂之上,这次马腾来冀城,自然会让陇右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二便是,武都郡就在陇西郡的下方,陇西郡再向上,便是金城郡了。

士颂这种进攻路线,完全可以不顾陇右,先沿着西面诸郡,把武都,陇西,金城三郡先攻取下来。

这三郡地盘,金城郡由韩遂实际掌控,陇西八部现在损失惨重,早就成为了韩遂附属。

而武都氐族,本来名义上也是凉王麾下听令。

这样看来,那士颂居然是要先打压韩遂。

这让投靠了韩遂的韦康,整日坐立不安,愁眉不展。

尤其是氐族求援的使者来了后,韩遂这边也立刻行动起来。

韩遂倒是没有敢直接发兵去救援氐族,而是让氐族他们想办法死守,实在不行,就退向陇西郡去。

其实这也是韩遂的私心,想要集中外部从属力量,在他的老巢金城郡外,建立一道防御体系,避免金城郡陷入战火。

韩遂给他位康布置的新任务,那便是为五万大军的半年用的粮草。

“韦大人,现在武都郡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士颂想要派出他麾下骑兵,攻克武都郡后,直接穿过陇西,直接袭扰金城。”

“我已经让成公英回去金城,辅助我儿韩斌,在金城招募人手,加紧训练。只是仓促之间,粮草还需要韦太守多多帮忙。”

韩遂这次出征关中,是把长子韩斌留在老巢的。

现在在冀城,流言满天飞,说士颂攻武都郡,那就为了先歼灭他韩遂在金城的势力,后面再攻陇右和武威。

“凉王,这会不会是楚军的计谋,故意弄出流言,说要攻金城郡,其实却还是来攻我们陇右诸郡?”

韦康多少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粮草,就这么被韩遂拉去金城,在这里给韩遂说着他的看法。

“那士颂即便是能击败武都郡的氐族部落,想要威胁金城郡,也不担心陇西各部,在半途就把他的军队给打了吗?他不怕自己的后勤补给被切断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放学等我》《早春晴朗》【推文君】《美食:美食系神豪》《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带着超市大逃亡》《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水浒做奸商最狂上门女婿倒拔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明风流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异世界召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清末土司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谍海无名谍战风云录:大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朕,乃万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HP)Forgive大宋小农民明末:边军不退我家娘子太体贴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乱世种田日常春枝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金玉满唐